《二十四城记》

贾樟柯的《二十四城记》,相信很多人没有看过,很多人都没有看懂。有人竟然写的是厂花变更的故事,我相信这些人真是脑子被下半身控制住了。一个浮躁的社会,哪有人会认真反思走过的历史,就如同影片讲的,消逝的部分。

       故事分成了很多的部分,每一部分都是回忆。都是诉说。伴随着工厂慢慢变成废墟,慢慢变成新开发的楼盘。很亲切的感觉,就是我身边的故事。所有人的想法,所有人的行为,所有人的故事,竟然出奇的相似,虽然我们在山东,而故事在成都。记录就像珠子,慢慢的串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正在消逝的故事。而就像记忆中,最后被保留下来的东西。没有人会去将记忆总结起来,甚至不会去思考为什么是这样。只是慢慢的承受着社会和生活的变化。慢慢学会生存。
       我找到了父母一辈的影子,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东西。甚至从来都没有去感触的真实存在的东西和力量。只是突然发现时间就是这样流淌过来,慢慢的,没有声息却跌宕起伏。二十四城实际就是一段历史的记录和反思。
        到现在,我还没有很清晰的认识,只是觉得是一个对于时间和大型企业时代的一个记录。那破败不堪的街道就是沉甸甸的历史。是的,太亲切了。我想,贾是想通过这种方式去记录时间,记录变化。厂的历史,就是很多人的历史,就是很多人的故事。
5月8日补充:
       24城刚出来的时候,就觉得会有我生活的影子。算是如愿索偿。感觉记忆就好象在不断的坍塌,不断的聚合,新的东西出来,老的东西消逝。生活中有很多真实的,更感人的东西,也许只是突然打动了你。也许只有被打动才知道是谁真的错了。
       贾樟柯的电影的最大的魅力在于捕捉生活额视角,却不在于对历史和未来的思考。就好象一个眼睛,他告诉你,他是这样看到的东西。简单,却可以触动真实的人。
       觉得自己还是在胡乱的写,胡乱的画。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

MY春运-不要放弃希望

年前,上海家中,最后一篇日记。我要出发了。

感谢各位博友的祝福。

已经储备了足够的高能量水和食物。相信即使路上多走2天,也不会饿着。

回家。

MY春运开始了!

2月3日补充:

非常顺利的到家,汽车在江阴通过大桥的时候略微有点慢,但是一旦通过盐城,就是完全没有雪了。车速很快,甚至比平时都快了十几分钟。只是那么繁忙的春运,而这辆汽车上,做了刚刚只有一半的人。主要是几天前,很多人都以为不能回去了,改乘火车或者干脆就放弃了。我想如果信息能够及时的被传递出去一定会有很多人通过这种方式回家的。而网上公布的多是网友了解的信息和特别大的车站提供的资讯,对于长途汽车站就没有太多的信息了。信息的不通畅,导致了资源的浪费。

不过还是非常顺利,司机说这是这几天来来回回最顺利的一次,每一次都要堵,这次一分钟都没有。

不要放弃希望。

回家-洋流

明天,下午,16:40,从上海长途汽车站(沪太路)回家。听说,班车没有影响。似乎通过网络隔岸观火几日,也要踏上返乡的旅程。想想今年的雪灾在中部各省,我回家的路线似乎没有太多的报道。希望是一个平安的旅程。

昨天,气象台专家,分析暴雪的原因,似乎只是泛泛的讲,是一个全球的问题,是一个稳定的过程。所谓稳定并不是突变,是一个正常的过程。Science&Vie,几乎每期都在探讨全球变冷还是变暖。有一个变冷观点是这样的,二氧化碳排放增加,全球变暖,导致两级冰山融化,高纬度地区淡水汇入大海,海水盐度下降,进而让非常关键的洋流循环出现动力不足。洋流循环是两级地区通过盐份浓度发生作用,产生下沉的动力,将从赤道来的水流下沉变成寒流返回赤道,由南向北,由北向南形成一个环,同时进行了大量的能量循环。单单对北大西洋暖流的研究表明,暖流带来的能量,大概是10的15次方千瓦,比全球的发电量还要庞大的多。而从70年代以来,似乎有些研究表明洋流的动力下降了30%,但是并不知道是否改变了我们的气候。电影《后天》也是基于这个原理来阐述气候突变,只不过似乎夸张了一些。

既然全球变冷,大量的水分尤其是淡水会重新被转移到陆地上进而让盐分浓度重新提高,是不是又会恢复正常。不过,一次转变恐怕需要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过程。对于我们人类而言是不是有点漫长。

2月4日补充:

Science&Vie科学家称,即使是洋流停止,也需要几百年的历史,至少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是赶不上了

 

冰封河山

全国普降大雪,首先是飞机停飞,高速公路关闭,最后火车停运,甚至全线停运。我们仿佛被困到了一个个孤岛。最新得到的信息,很多省市遭受到了50年一遇的暴雪,湖南更是进入灾难状态。想想上海今天的大雪也就不足惊奇了。回家要通过苏北和临沂,听说两地也是交通瘫痪。几日盘算如何在上海度过第一个春节。但是依然没有放弃未来几天天气转变的希望。当今天中午阳光又普照大地,我觉得希望更大了一些。

不过,大雪也是有弊有利,长江流域去年普遍干旱,如今的大雪真的可以给干涸的土地一次深深的滋润。一月刊的ScienceVie在一个长篇探讨,我国严重的生态危机,以前总觉得很远,现在反而感到就在我们身边。

过年了,还是找找轻松的话题,大雪中的张江还是非常漂亮。清早来到公司后,就跑到楼下拍雪景了。

学者声音

最近关于经济学者茅于轼的争论很多。并不是很关心。但是在博友的博客中看到了比较客观的评论,有查查茅老先生的博客和言论。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记录下来。

首先是介绍一下茅老先生,1929年生,现在已经78岁高龄了。如果你仔细的看看他写的东西,你会发现,老头子思路很清晰,问题指出的都很尖锐,无所畏惧,一直固守着学者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很固执。早餐没有油条,西红柿鸡蛋涨价,以及无法触及的房价都和我们现在面对的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有关。政府也在想办法,但是往往是按住这一头,那一头又冒出来。老先生通过经济学清晰的分析,我觉得即使最后并不是最适合中国改革的方向,但是至少是一个作为经济学者的声音。

经济学,粗粗翻过微观经济学,听说还有宏观经济学等等。我只是感觉到,这是一种对社会规律的思考方式。也是粗粗的翻过弗德里曼的《生活经济学》,感觉就好象从世界的另一端看世界。一开始不是很好理解,似乎到现在也最多是半知半解的状态。一本薄薄的书都一年了还不曾读完。因为,需要动脑子才能理解。不过读老先生的博客,就觉得亲近了好多。对有些不是很好理解的观点,慢慢的去理解。很高兴找到老先生的博客,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另一个层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想,七十岁以上,会是什么样的境界?随心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动了。

照这样讲,老先生算是够得上这个境界了吧。要多多读读他的文章才好。关于“天则”是不是在阐述世间的规律的意思呢?

茅老先生简介: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从机械系毕业,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被赶往大同机车厂劳动。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此书于1998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第二版。1985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每年去非洲2次。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现为该所法人代表。

早上没有油条了

07年,物价一直上涨。我最喜欢的西红柿鸡蛋从5块,到半年前的6块,再到三个月前的7块。而现在经常是饭店已经基本不做了,一方面物价上涨,没有任何利润,一方面顾客对涨价还非常有意见。我一直都基本选择它作为我的晚餐,对饭店涨价还是可以理解,没有改变太多生活习惯。但是我却看到小区门口很多饭店都关闭了,饭菜涨价没有带来利润,反而使得很多商户倒闭了。

11月底,门口两家买豆浆,炸油条的也关闭了,这样我的早餐只能选择没有可以选择的包子了。看《新华文摘》上讲,原本以为作为生产者的农民会在涨价中获得收益,但是同样化肥和农药也在涨价,很多人辛辛苦苦到头来还是和从前没有太多的区别。也许就是经济学家讲的通货膨胀,以及经济发展过热。对于我来说,没有家只是一个人,无所谓,只是早上没有油条了,但是对于更多生活在这个城市并不富裕的有家的人,生活又将如何呢?

08年1月1日补充:

总体上讲,我们的社会越来越宽容,社会已经允许更多的声音表达自己,最近的《新华文摘》《南方周末》和《南风窗》都在讨论改革的问题,社会究竟应该向哪里发展。只是希望,生活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