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车水

昨天落脚牛车水,英文:chinatown。第一天住在唐城酒店,比较狭小,也比较吵,外面是轰隆的排气扇。第二天,决定体验一下新加坡的背包客酒店,类似于一个家庭旅店,房间类似集体宿舍。一听可能会觉得很不爽,不过住进来后,反而觉得很有特点,比狭小而不菲的酒店来说似乎很适合我。这里的沙发都很舒服,可以比较轻松的写写东西。好像到了一个朋友家做客一样。

       昨天又进行了搬家,从芽笼搬到了更有春节气氛的牛车水。这里有点像上海的豫园,人熙熙攘攘。下午去了不远的新加坡河,在河北一个菲律宾酒吧点了一杯菲律宾的冰镇啤酒。看着过往的游船,同时也在地图上标识一下我还要去的地方。这个时候下起了雨,雨水越来越大。在遮阳伞下看着大雨倾盆的河面感觉很好。我在想旅游的意义,似乎不在于去过多少地方,也不在见过多少新奇的事情,在你想停下来的时候点·一杯咖啡或者啤酒,就是很好的旅行。因为这样会让你感受到当地人对于此情此景的感受。从自己节奏飞快的生活中把速度降下来,降到一个比你自己还要慢的状态,就好像不期而遇的大雨。大雨结束后,天上出现了彩虹,很大很清晰。我试图去寻找最美的角度,而时间就这样在新加坡河里静静的流淌。
       晚上我觉得乘坐游船,从新加坡河走一圈。这个时候雨又淅淅沥沥的下了起来,游客多挤进了有遮雨棚的一边。而我似乎没有觉得雨有多大,反而会感受到分为清新。我在没有遮雨棚的一边,穿过一个个被彩灯照亮的桥,在被霓虹染的五光十色的河水中穿梭。
       菲律宾的啤酒味道很重,以至于从游船上下来有点晕了。早早的回酒店了。

鱼尾狮

我想生物钟和季节钟都乱了。房间的遮光效果很好,早晨看表已经11点了。想想要续住的话,还得在12点之前办手续。这样12点也就是我吃午饭的时间,如果吃完饭天气太热的话,还是喜欢窝在酒店里。写写东西。然后大约2点去加冷地铁站,开始一天的旅行。

       鱼尾狮是20世纪70年代李光耀资政提出并建立的。有三个,在海湾的是妈妈。妈妈后面的是宝宝。而爸爸在地图上标着,还没有去过,我想如果只是去看爸爸鱼尾狮实在是没有这么大的兴趣。鱼尾狮是来自于一个印度的传说,是个王子看到岛上有狮子,就把这里叫做狮子城。到了七十年代,新加坡的经济开始腾飞,为了便于游客记住新加坡当然应该是一个营销手段,就建立了这个8米高的鱼尾狮。看到了之后,我在想要是到了中国,这个八米高的形象工程,可能放到一个县里做为象征还有点牵强。
       从地铁站向鱼尾狮公园可以沿着新加坡河前进。这里会看到很多摩天大楼,而且间隔非常近几乎是靠着的。就在这些摩天大楼下面会有一些铜质的雕像和铭牌。里面记录着这个大楼的前身和这个地方曾经发生过什么。而这些事情和人对于新加坡的过去来说都是里程碑的事件。新加坡建立之初是由于英国试图在东南亚建立一个据点来抗衡这一地区荷兰人的军事和经济优势。也就是从19世纪初,新加坡从一个100多人的小村变成了一个城市。贸易和物资保障需要很多劳力,这样从我们国家去了很多人。之后由于英国需要和日本、中国、印度人做生意,有去了很多这个三个国家的生意人。而英国人在扮演着沟通角色和规则设计者。在新加坡人看待曾经的历史,好像没有我们这么痛恨自己的过去,他们觉得英国人起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而且很多优秀的英国人,一方面创造着财富,一方面又进行着慈善帮助生活遇到困境的人们。
       之后,日本人在1942年-1945年统治者新加坡。这里也发生了大屠杀。日本战败后,新加坡的民族意识觉醒,他们觉得只有自己才能保护自己,英国人是靠不住的。虽然在和马来西亚有过短暂的蜜月,但是新加坡在60年代变成了一个独立的国家。而后有成为一个区域的经济大国。我们的教科书上说,新加坡有75%以上的华人。大多数的也是上个世纪50年代过来的。所以在新加坡中文是很方便的,及时老板不会讲,也会雇佣会讲中文的东南亚其他国家的华人。
       新加坡的秩序非常好。对于我印象深刻的是,公交站的标识牌。还有一个就是在右转弯上车严格让行人而且速度非常快。公交站点的标识算是非常复杂,我的英语Poor。而且标识上没有说明的文字。以至于我在公交站台足足看了一个多小时,才基本弄明白这里包含的意义。这里的数字和地图上的数字组合起来,构成了一个非常复杂的并且庞大的编码系统。站台上的数字代表的是停靠的公交车线路,这个比较好理解。但是不明白为什么还有不同的颜色来标识线路和线路号。起初看不出来,后来仔细研究没一个颜色区间标识的公里数,新加坡是按照5公里为一个单位来标识颜色的。并且会标识着趟车所以站点的大致时间间隔。地图上会标识数字,这些和站台上的数字相吻合。也就是说你可以通过数字了解这个车的走向。在上海,无论是作为行人还是司机,过路口都十分小心。有的时候车就和人擦肩而过。但是这里,车一定要停下来等所有人都通过之后,如果你是行人主动让他们通过,他们还会示意你先走。新加坡的道路基本上多单行道,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需要行人手动按下,系统会编排时间让你通过。
       这种秩序感,我在商场购物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商家会告诉你规则,而且如果违反规则会得到什么样的惩罚。惩罚是非常严重的。在地铁上以及命令禁止什么行为的地方,罚款都是1000元-5000元。这个相当于人民币5000-25000元。是非常大的一笔罚款了。本月在上海由于停车违章,被罚了200。有点耿耿于怀。要是在新加坡被发了5000元,那估计要耿耿于怀好几年。的确这个城市就是这样强调规则。
       晚上10点多,去了新加坡的赌场。对赌博没有兴趣。而对于赌场的环境很有兴趣。咖啡等各种饮料是完全免费的。并且会有专人主动为你到咖啡。像我这种咖啡大户,一口气就连喝三杯。工作人员建议我换个大一点的玻璃杯子,并主动给我到了一杯白咖啡。让我有点实在不好意思了。各种赌博的工具都有。最小的玩法一次只需要2分。相当于人民币1角。我投了2元新币,100个注。旁边会有工作人员给你解释如何使用。当然他也强调哪些按钮不能按,否则就得花更多的钱了。100个注要至少按100次,加上中间赢的30分。一共按了150多次,这两元新币也就玩完了。
       去看展览似乎有点舍近求远,因为上海也有很多的。就好象上次去看的毕加索画展。但是还是决定去了新加坡的展览中心。这里有两个展,一个是铁达尼克号的展览,一个是世界名表卡迪亚的介绍。
       到旅馆的时候已经快1点了,很疲惫了,满满的一天。

芽笼

樟宜机场下飞机的时候看到地勤人员都穿着短袖,我估计可能有20多度。而出地铁后,就我身体感受的话有35度以上。很热。可能骨子里还带有几个小时前的冷气。以至于到了第二天身体才能真正认同这是到了夏天。住在芽龙也是在网上找了半天的结果。原因是大多数定酒店的网站中最优惠的基本都在这里。这里也是新加坡的红灯区,只是网上品论治安还好,因为这里的法律很严酷。

       新加坡的地铁横向空间比上海要大,这里有一大半的座位是有标识显示给需要帮助的人使用的。包括老人、孕妇、残疾人等。地铁的播报只提示英文,而站名也只有英文。只是站台上会显示中文。我办了一个新加坡的e-link卡,12新元。可以储值。比上海要好的是,这个可以打折也就是如果呆的时间就会很划算的。新加坡的地铁系统要运行到12点,比上海还要完1个半小时。
       芽龙还算是郊区,这里到市中心地铁要15分钟左右,4站。而到机场也只需要20多分钟。就EW线,叫东西线,也只有20多站。这样看来新加坡很小,就时间估算来看,估计和浦东差不多大。
       网上说81兰花酒店是个连锁经济酒店,很便宜。网上报价只有270元,而结算的时候又突然加了60元,说是税费和市区加收30%的费用。网上订的和门市的价格是一样的,第二天我要续住的时候也问清了这个问题,是65新元。如果用宽带需要另外加10新元,而网上订的就不需要了,这个可能是最大的优惠了。房间很小,墙上有霉斑,而且有点霉味。不过不影响入住。由于周围的酒店很多,当然最头疼的问题是宽带无法使用老是故障。所以在中午12点退房又换了个。就酒店的质量来说,81兰花酒店和 其他的都差不多,优势在于可以刷VISA卡,对于兑换货币要一笔手续费来说还算是比较方便的。当然如果这个酒店收人民币的话就更好了。附件的酒店基本都是家庭式的,一栋高楼空间都很袖珍珍而且没有宽带。费用嘛,基本都比兰花要低一些。算是缘分,围着81兰花酒店转了一圈,问了不下10家,基本都没有宽带,或者宽带收费很贵。最后无奈之下,回到原点,兰花的对面一家加冷酒店。所以的条件都满足:1、50元新币/天。2、免费无线宽带。3、里面有个大哥可以换些新币,比印度人开的兑换点还划算,1比5。也就是相当于250元人民币/天。比81兰花酒店便宜了整整80元。空间也要大些,没有霉味。老板两口子都会说中文,基本上就算是很满意了。考虑了下,因为新加坡比较小,而且交通方便。所以就考虑以此为据点。
      芽龙网上说是个红灯区也是个美食节。红灯区气氛似乎还不如张江。而美食街似乎就名副其实了。基本上都是各色小餐厅。而基本上是中国各地的菜。粤菜、湘菜、川菜、东北菜等等遍地都是。中间有印尼的、印度的、马来西亚的。只有一个胃,自然也就一天只能吃两顿。我先从南方的粤菜开始了。第二天中午吃的是海南鸡饭。前一天晚上吃的是椒盐海蟹。都放了很多咖喱。味道很特别。今天中午吃的是马来特色的,估计是没有中文翻译,给我说了半天马来文,我也没清楚到底叫什么名字。马来餐厅好在有个印尼的华人,她大约50多岁,很愿意和我聊天。上海的知名度看来很大,基本上都知道。她告诉我,沿着这条路一直向下走,需要走两站路,有一个露天的美食街,建议我去下,并嘱咐太晚就不要去了。
       芽笼的建筑都很旧,各种文化风格的相邻而建。晚上很热闹,到了12点路上似乎还是熙熙攘攘的人。

上海-香港-新加坡de机场/飞机

15日8点上海浦东出发,3个小时后到了香港,7个小时后,再次出发,3个小时后到了新加坡。

       机场应该是一个国家科技、经济以及管理实力的最集中的体现。上海浦东国际机场也应该是国内最先进的机场了。就三个城市都号称是亚洲的中心,所以在硬件条件上似乎没有什么区别,而上海似乎更气派更大些。屋顶更高,空间更大。可能考虑到了上海又是国内一个重要的枢纽,就游客吞吐量,可能比后面两个更多些。自然空间也更大些。
       作为一个游客,似乎对于机场的一般设施来说,似乎都已经做到了非常方便。只是我们上海的,可能是太大了,我觉得需要走很长的路才能出来和进去。香港机场的转机非常方便,也难怪港龙航空可以在50分钟之内完成转机工作。因为在香港机场呆了7个小时,所以也就把它相对充分的转了转。最大的体会是,1、配套的餐饮企业的质量好,我只是吃了一个早餐,但是所煎的鸡蛋和考的面包香脆都恰到好处,而且于登机口非常近。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依旧不慌不忙的吃完。2、通关速度快,因为没有看表,就感觉来说,香港从排队安检到出安检大概是10分钟。排前面的人大概是10个以内,如果多了,会很快在开一个排队窗口。所以排队的隔离带不是很长。而上海这个时间一般是20分钟以上了。前面的人也打大概10个。我想最大的区别应该是通关的手续。香港大概2-3个人负责安4检,上海至少要5个人以上了,而且这5个人有的时候要互相讨论问题,这样时间就被拉长了。此外香港不需要脱外套也不需要把笔记本从包里拿出来,而这些上海都需要的。
       当然新加坡也需要排队,新加坡的机场有3个航站楼可能比香港要大,三个航站楼直接有轻轨连接,所以出机场会很快。也很方便。机场的人员比较友好,像我这种英语很破的人。英语单词+汉语+手势也基本可以让他们了解我的想法。我感觉到了一种热情,似乎是很职业的热情。而上海的感觉是很职业,热情的感觉要淡的很多。在我看来,上海在硬件投资上已经不输于新加坡和香港。但是就设计上似乎追求了更大更高的感觉,而对于旅客的方便似乎就差些了。但是最大的差距要算管理和配套了。在上海机场很多餐饮店都是很空的,而这些在新加坡和香港似乎正好相反的。
       机场的差距基本上还只是细节。而航班及空姐服务的差距就更大了。在国内做过很多飞机了,春秋/东航/南航/国航/川航等等。基本上大家都在一个水平,基本比较职业。空姐就样貌上似乎也普遍年轻。都带着很职业的微笑。而此次的港龙和国泰航空,虽然隶属于一家公司,并也有国有的资本控股,但是空姐的忙碌程度,以及带有热情的职业很不同的。在飞机上,你提出来要求,对方是首先会立刻关注你,并且尽快的解决问题,虽然他们很忙碌。而国内的基本上在他忙的时候,也会关注你,但是只有几分钟,同时表现出他很忙。提出的要求估计要等上一段时间。同样2个多小时的飞行,在港龙上可以吃一顿相对复杂的餐,基本餐+冰激凌+红茶等等。要分别发三遍。并且红茶或咖啡是要反复在乘客中转的。这些服务在国内要多少时间和人手是很难想象的。
       在国内航空公司都会给一个餐盒,里面有一个塑料杯子。每次我都不知道这个用来干什么。因为喝汽水和咖啡都有另外的一次性杯子,一开始我觉得应该是纪念品,只是后来多了也就懒得要了。而此次在港龙航空上,发的是两个杯子,一个也是塑料的,一个是玻璃的。塑料的是用来和红茶的,玻璃的不清楚。看来国内的也基本是这样考虑的,只是后来没有做而已。就费用上,此次去新加坡相当于4个2小时以上的航班,要3300元。这个价格在国内航班上也算是非常便宜了。就是春秋飞广州的,也需要800多。看来不是费用上的问题。当然港龙的飞机要大的多。
       看来,差距已经不在硬件上,而是管理上,关键是工序流程的设计和员工的职业素质。

毕加索

2012年1月1日,和朋友Ho一起去看了毕加索的上海展。
巴勃罗·毕加索(西班牙语:Pablo Ruiz Picasso,1881年10月25日-1973年4月8日)西班牙画家、雕塑家。法国共产党党员。和乔治·布拉克同为立体主义的创始者。毕加索是20世纪现代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遗世的作品达二万多件,包括油画、素描、雕塑、拼贴、陶瓷等作品。
毕加索的作品通常被分为数个时期。时期的名称尚有争议,大致是“蓝色时期”(1901年-1904年)、“玫瑰时期”(1905年-1907年,又名“粉红色时期”)、“立体派时期”(1908年-1919年)。
通过画展我觉得毕加索的作品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一个是艺术探索阶段。一个是艺术成熟阶段。一个是寻求对自我巅峰的超越时期。在艺术探索阶段,从巴塞罗那去了巴黎,他就像现在的我们一样,应该是在这样一个城市中寻求一种东西。“生存、事业、资源”。这个时候的作品多变,有的也估计是给有钱人家画像为生。生活是忙碌、迷茫、忧郁的。就好象一个人在巴黎这样一个没有边际的城市里,微不足道,一名不闻。艺术也是表现为风格多变。经常出现三幅风格完全不同的作品。就好象是一起被画出来的一样。在生存压力和梦想之间,我觉得不是傻子都会坚持向活下去。这样他也不断的临摹已经很出名的,诸如莫奈的作品。风格也尝试着最流行的因素。
     30岁的毕加索应该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期,他结婚了,并且小有名气,画应该也卖了些钱。这些让他步入了中产阶级行列。去一个温暖的海岛,和孩子与老婆一起,温柔的阳光像金色洒满整个画卷。这幅画也是毕加索从蓝色时期到粉红色时期的标志作品。之后,毕加索和巴黎很多的男人一样,选择了重新去寻找刺激和激情。雕塑家,摄影师,俄罗斯的芭蕾舞演员以及在地铁站认识的小姑娘,这些人给毕加索体验着人性、性、爱、同情与死亡。
    20-40年代是一个涌现大师的时期。心理学、物理学、哲学以及政治都进行了革命性的发展。作为一个跨越时代的人物,他敏感的感受到了时代的巨变。这个时候,毕加索已经接近半百的老人了。见证着人类在进行自我毁灭,亲人离世,绝望与希望共存。一个沧桑的,却依旧愿意去愿意用心灵去体会时间的老人的眼睛里的世界,已经不再是可以触摸的。眼睛、鼻子、嘴巴被打乱了位置,腿和手被拧在了一起,画面是如此混乱也如此透彻。一个少女,正面、侧面叠放在一起,一张少女,一张老妇,一张黑色的阴影叠放起来。好象一个精神病患者看到的世界。又好像回到了原初时代,时间、空间、感情都被平等的铺在一起。
    以我们现在的知识和阅历去解读毕加索是极其困难的。你不理解他在想什么,他体验到了什么,以及他试图表达什么,单纯从画工以及色彩使用上去解读他是极其片面的。我觉得毕加索在这个时候,进行人生上一次巨大的挣扎和选择,他是选择作为一个和莫奈一样出名的艺术家刘芳百世还是继续超越继续寻求画与精神世界的结合。如果选择了前者,他已经很富有了,继续过平常人的生活,继续享受温暖的海滩,甚至可以去享受50年所创作的功名和荣耀。如果选择了后者,每一幅作品都是一次巨大的消耗,不光是肉体的,更是精神上的,因为无数的体验都来自于对捉摸不透的精神空间的分析与把握,然后通过一点点的梳理让其在平面上表达出来。之后,毕加索做出了我们都知道的选择,之后他拥有了一个深深凹陷的,带有精神病患者特有的光芒的眼睛。是的,如果按照一般人去体验是不能找到艺术的真谛的。
    50年代,作为一个漂泊在巴黎的西班牙人,他像大多数的70岁的老人一样,开始回忆,开始总结自己的一生。画面上出现了更多的斗牛士,更多的孩子。有一副是两个孩子在玩耍,后面是一个虚幻的女人,蓝色的。我想应是毕加索对母亲和童年的怀念。
    长寿无疑是成为一个跨时代艺术家的必要条件。90岁的毕加索没有放弃画画、观看斗牛表演。
    能够看到艺术大师的作品是很难的的。虽然很多作品在网上都能够看到的。但是从头到尾,去看一个人的人生和选择还是第一次。这个人是如此辉煌,如此炫目。如此高不可攀。

成都&乐山

下午一点的成都,有点冷。有点潮湿。

       从双流机场沿人民南路向市中心进发,两边都是高耸的楼房。很密。而且还在修建。我想要体会到成都人的悠闲生活可能要长期的住下来,单纯的视觉上,觉得和上海没有区别。想想,如果来工作,应该不要期待悠闲的感觉。

洛阳

明。

       洛阳。
       白马寺。
       听说很冷。
       我想如果忙完了,就去白马寺看看,正史上说佛教最初是从这里进入中原的。历经1500年,几经挫折,而没有消亡,却遵循自己的发展轨迹持续的渐渐的变化。
       古代君子,既谋求入世,为富为官,兴国安邦。又谋求出世,归隐山林,与世无争。两种截然相反的生活轨迹,却根植于所有的君子之心中。我想,是在于谋求而不失本性。锋利而不失善良。
       明。下午日落前。洛阳。

洋山深水港

从这里到洋山深水港,只需要一个小时左右。

       下午出发,大概3点钟就到了,洋山港的码头。爬上山,似乎就是为了看日落,最近开车多,身体是有点虚,到山顶已经气吁吁了。也许落日那海天一色的景观是对登到山顶者的最大奖励。看着太阳慢慢的落入大海,红霞变成蓝霞。
      这几天在学习拍照,RX相机的说明书,厚厚一本,要研究的地方非常之多。
      美是一种感觉,但是捕捉它,需要点技术。技术不够呀,没有达到目的。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