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 夏朵

夏朵听起来是一个地名,一个风景如画的地名。其实它只是一个喝下午茶的餐厅。随着时间推移,常客把这个地方叫做了夏朵。

         从静安寺地铁站沿着华山路一路南行,到了复兴西路,就是夏朵。我们第一次来,骑着我们的小野马。夏朵的下午里面很吵,很多人都在聊天,几乎座无虚席。要上一杯咖啡,加上一点甜点。一个下午就这样静静的流淌。每个餐桌都有一盏昏昏黄黄的灯,只能照亮对面的人。也就只是一会儿,我只是感受到了我和O。甜点可以吃的很慢,咖啡可以仔细搅拌,窃窃私语还是放荡不羁的笑声都已经不重要了。我们彼此享受着上海最悠闲的生活。
        小野马很拉风,即使时尚著称的淮海路也有许多人会好奇的看着我们。华山路还是复兴西路有很多两层的老建筑,幽静而肃穆。蔡元培的故居就在于此,无需多看,无需多想,只是体会一下民国贤人大隐隐于市的情调。
        一天过去了,无虚度。

世博一天

对于世博会的兴趣,似乎来源于朋友的谈论,尤其是对于英国馆设计的赞叹。而真正行动却来源于妈妈的到来。

        早晨,9点半,一行两人,抵达5号门。兴致勃勃。但是进入园区后,看到遥遥无期的排队,真是不知所措。也是妈妈执意,我们算是排了第一个场馆,尼泊尔馆。大约有30分钟多。进入该馆。基本上讲,是比较失望。可能预期太高,尼泊尔坐落在喜马拉雅山南侧,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家。有很多佛像。但是馆内缺乏对于各个佛的介绍,也没有详细标注。就是一堆佛像的展览。佛学应该很深奥,但是这里却都是烤肉和佛身上昂贵的价格。
       由于第一个馆的失望,加上台湾馆、中国馆的全天预约已经发售完毕,韩国和日本的排队广播上说要3个小时。我想就看看场馆外四处转转。去演艺中心(蚌壳)看看黄埔江,基本也没有太多新意。转了几个小国,包括越南、老挝,基本是尼泊尔馆的失望。日本和韩国,排队的人已挥汗如雨。
        园区内的公交非常方便,志愿者也非常有耐心,在组织上已经非常不错了。从亚洲区到欧洲区,经过了好几站,几乎都是人。在英国馆的附近坐了下来,算是在外面欣赏下。妈妈,似乎并不在乎排队,英国馆、意大利馆、荷兰馆都去了。我就在荷兰馆底下的草坪附近,等她了。计划等她累了,我们就回去了。
计划是这样。从1点到了4点。准备回去的时候,才发现,人已经不多了,排队也不是很长。去了卢森堡馆。这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场馆。整个场馆用铁皮搭建而成,呈现出有些锈迹斑斑的褐色。馆的入口,是一个金色的女神像。进入场馆,是卢森堡的简介。这个国家地处欧洲中部,是个被几个大国包围的小国家。很小,应该还没有上海大。 然后是用6-8块电子屏幕来展示卢森堡。无论是拍摄的,还是对故事的设计,甚至是几个屏幕的搭配都堪称完美的想象力。
        每一个屏幕都在讲述一个主题,教育、产业、当地生活、科技等。拍摄者用的演员都是平民,从每个人面对镜头的微笑开始,画面很美。而且镜头从近到远,甚至从一个局部到另外一个局部切换。信息非常丰富。我想,动态的影像比静态的抽象的东西要更容易理解。尤其是跨文化的东西。这是是场馆设计人员的考虑。卢森堡是个小国,在历史上也几乎被大国控制,到了二战后这一情况才得以改观。卢森堡觉得大国需要小国,来提醒大国的傲慢。这个国家没有煤炭,没有石油,资源疲乏。但是他们相信自己最宝贵的资源是国民的智慧。这个国家无论是学校还是工厂,都充满了各个民族,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国家,国家提倡的就是文化的包容,这些不仅仅体现在国民生活中,而且在卢森堡众多国际化企业中也显现了出来,他们觉得自己比很多欧洲国家都更具有适应外面文化的能力。这里有欧洲几乎最繁忙的机场,也有世界上质量上乘的钢材,在外空领域世界领先,很难想象,这个小国拥有41颗卫星。犯罪率很低,城市化很温和,从市中心慢跑15分钟就可以到郊区的森林。很难想象。这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他们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很好的展示,很丰满也很清晰。馆的出口有一个很精致的餐厅,充满了智慧的创意。
立陶宛馆,是一个热气球的模样。他们也用电子屏幕来诠释文化。圆体是整个设计一体化的出发点。从这个国家放飞的热气球开始,到立陶宛的篮球,甚至是现代艺术。这个现代艺术,是由一个非常出名的设计师设计的,是个钢铁结果,也是圆形中间可以站个人,其体会平衡。旁边有个立陶宛的小伙子负责讲解,他的中文非常好,他会主动询问你是否需要交流。这是这个场馆最大的亮点,即使是电子屏幕也无法代替一个活生生的人和你交流。可惜小伙子不是设计者,除了一部分是设计者写出来的,还有一部分就是他作为立陶宛人告诉你的。他告诉你,这个作品的灵感来源于达芬奇的一个作品,强调的是平衡和和谐。两边各有12跟钢丝是代表的12个月。我觉得钢丝和三角形似乎构成了一个五角星,我告诉他,我的第一感觉,是圆形内部有个五角星,是不是代表了社会主义或者有一些这样的东西。他说没有。从该馆对国家的介绍看,似乎他们正在回避社会主义国家这80多年的历史。小伙子送了一本设计者的宣传图册给我,上面写着,“你想成为……”。这个就是这个作品的中文名字。整个立陶宛馆的工作人员非常友好,即使是在盖章的,一男一女也有说有笑,门口的一个美女在维持秩序,大家争相和她合影,她很职业,微笑都很职业。
       加拿大馆,算是一个占地很大的馆了。用暗红色的松木覆盖了外部,用一种很规律的图形,我想会不会是枫叶的图案,但是太抽象,不好理解。这个国家和卢森堡一样,都存在一个多元文化和国际化的问题。也是他们都在努力表达的东西。如果说卢森堡的讲述更像是对市民生活的描述,加拿大就更多的在表达它的自然和整个国家的宁静。馆中有个半圆柱的放映厅,没有座位,观众都是席地而坐,像草坪上一样。屏幕的主题应该是宁静的瞬间,从野外到城市,从清晨到日落,从一个恋人相识到一个家庭。都是用静态的,连续的画面来诠释瞬间。加上循环的优美宁静的轻音乐。一会儿就能感受到宁静。最为欣赏的是下雪,雪花坠落的感觉很激动人心。
巴西馆,相对于前面几个,就算是很活跃的,从足球开始,慢慢的讲述巴西的工业和高科技产业。这个国家在矿业、深海开发和航空业非常厉害。在展馆的构思上也不输于欧美这些国家。一个四方形的荧幕分别是四个巴西人(农民、工人、舞蹈演员、飞机机组人员)从早晨起床开始来展示四个巴西人的一天生活。故事很完整,也很容易理解。四个屏幕也相互联系。只是可能太关注细节,离开后没有印象深刻的场面。在这个设计上虽然逻辑很清晰明确,但是却失去了对亮点的展示。不如卢森堡的微笑和加拿大的安静。
 中国馆,晚上的中国馆很漂亮,它非常大。比电视上和印刷品上的都要漂亮的多。它象征着古代的斗,表示的是五谷丰登。很有创意。不过考虑到浪费资源和中国人好大喜功的特点,我觉得没有改变。中国馆的下面是各个省市馆,看来北京、山东、河南,是一个创意匮乏的地区。就是不去也基本可以想象到会摆些什么。山东馆也是,并且工作人员的服务态度也不好。基本也是我们目前的现状。
出世博园已经8点多了,很累。不过觉得物有所值。

丘是山东一个地名。或者应该有两个字,不过把前面一个字省略了。我很佩服自己的耐力,从昨天中午十二点半的火车,到今天晚上十一点半,已经几乎36个小时了。没有睡觉,一直在忙碌。火车上没有补到卧铺,就在餐车一个两人的座位上将就将就。

临行前,匆匆带上了稻盛和夫先生的《活法》。买了有一个多月了,也只是在卫生间偶尔翻翻。不过这次算是在火车上看完了。有了很多的共鸣,也有了很多的认识。只是大脑疲惫,看了多少,忘了多少。粗粗的记得,作者强调专注力,强调为集体付出,强调从长远角度看利益。这些都是肯定了我目前的想法,对自己更加有信心而已。可能《活法》只是稻盛先生对于人生积累的感悟,并非我这个年龄所能参透,也许只是参透了30岁以前他的心得。

丘是一个小城,不过相对于南方来说,地界倒是很大。从上海到山东,虽然不是我曾经生活的城市,但是感觉就和家乡一样。似乎是毫无语言障碍,似乎是可以无拘束的交流。事情本身就是有结果的,不过还是出乎了我对于问题的判断。我越来越喜欢和人打交道,觉的自己还是有了新的进步。

晚上快十一点了,妈妈来电话了,我很激动。她告诉我,如果工作很忙的话,就可以不回家了。我很感动。虽然很累,但是疲惫一扫而光。

明天还要扮演一个角色。想想都好笑。

今天很晚了,要睡觉了,给自己一个加油。今年的目标不遥远!加油!

山东

出发了。

        这个项目很快就定了下来。如同山东人的性格。
        易上说:初难知,上易知。就是事情最初很难说清楚,也不知道有没有结果,但是到了事情到了一定程度,结果会很明晰的。很容易知道了。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最初的时候不要对结果抱有太大期望,而应该看清楚自己能够做什么,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做。而到了事情结束的时候,就需要等待结果了,跑不了的。

仙居

仙居的名字很好听。

       奔波了8个小时,到达了仙居。我几乎已经忘却了自己还带着相机。全部事情弄好之后。匆匆的,迎着越来越大的雨,返回。雨水划过飞驰中的车窗,留下了一条温柔的横线。这个时候我才想起了相机,才发现我们深处群山中,景色虽然不算美不胜收,但是看看也无妨。只是天色已晚,加上时段时序的雨。几乎已经拍不到什么了。
       匆匆的,仙居。

湘菜

在湖南,算是吃到了真正的湘菜。

石门人到是非常有情趣,不去周边车水马龙的以及人声鼎沸的大餐厅。却在城市的郊区,不起眼的农家定了一桌农家口味的湘菜。环境有几分破旧,甚至厕所也是无顶而四处通风的。只是周围的水塘,以及伴随夕阳西下的宝塔,都有几分采菊东篱下的情调。

同行几人皆说味道不错。我也算是应声附和。只是觉得湘菜算是辣中带来几分乡土之气。如同青烟飘渺的石门砂锅土鸡。

半个世纪前毛主席的文章算是更亲切些。好像是小学阶段学过的《为人民服务》。今天读起来有点怀旧之感。同行有四十多岁的,也不由自主朗读起来,似乎朗读到了陶醉的状态。想想,并非是花架子,当初写的就是很好。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的对,我们都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谈笑之间,却发现村子里不乏有很多历史记忆的东西,首先是宝塔。只是大家说并非是有什么历史价值,只是数百年前一财主修建而已。塔中空,可以等塔眺望。算是历经百年,似乎只是略显风霜。

废墟

废墟里有种很震撼的东西。小时候经常看到废弃的厂房和已经破败的建筑。但是似乎有种东西在吸引我,说不清楚,让我在废墟中间看的很享受,似乎也在寻找这种说不清楚的感觉。

       算是意外中到了杨浦的一片拆迁的房屋,应该是一个小的城中村。大部分的房子已经夷为平地,大约只有两三户依然有点点的灯火。废墟中还有几家人在忙碌的搬东西。也有几个孩子若无其事的在空地里嬉戏。我站在废墟里,透过一个没有墙的窗户看整个世界。似乎以及拆迁了很久,到处都长满了杂草,而以前屋后的小块菜畦也随着天气慢慢变暖长出了点点青菜。废弃了意味着结束,意味着曾经生活的人们突然完全改变了生活的状态。狭小的空间,曾经的厨房和潮湿的卧室都成为了过去的东西。
       曾经生活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被完全的改变,被一种力量,一种不能选择的力量完全的改变。我想起了,我们家曾经生活的地方,可能都已经成为了废墟。而新的东西在废墟上建造起来的时候,我们曾经的记忆都将找不到地方了。今天路过张江地铁站,以前的车站也即将变成废墟,似曾相识的东西都将慢慢的消逝。新的车站很大在地下,我却找不到每次从外面回来的激动的感觉了。
       有时间去把地铁站拍下来,算是自己能够做的可以保留的东西了。

Ro 时间就这样在黄浦江里流淌

长假的最后一天,在滨江大道的长椅上,我紧紧衣领,把脚搭在锈迹斑斑的铁锁上。戴上耳机。让律动中的黄浦江和Moon Rriver伴随着自己的思绪。十年。W的十年没有找到归属感。十年,R从一个小孩到了一个大人。我的十年呢,很漫长却又如同短暂一瞬。

好想静静的享受这片安静的时间。看着时间就这样在黄浦江里流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