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o是来新加坡旅游的,和老婆一起从马来西亚中转过来。两口子说中文,倒是让我很激动,因为小熊只有和萨米亚聊过。当他得知我在新加坡已经9天了,忙问我给他旅游的建议。如果只呆2天的话,那最好去圣淘沙了。之后我知道他是做电影运营的,而我对电影也算是略知一二,并且也是做销售的。自然也就有很多话题了。 Luo 告诉我,电影在台湾很不景气,是一个很穷的行业。院线已经被好莱坞垄断,并且政府在这个问题上采用了完全开放和自由的态度,导致了台湾的电影都是小制作和赔钱的。导演们似乎都是有理想而保守的,并且不愿意被改变。Luo 很羡慕大陆,他说大陆有一批非常会拍大片和商业片的导演。他觉得大陆在政策上保护本土电影的思路是非常好的。而台湾的无为而治导致了目前这个状态。
Luo是在海外上的大学,大学本身就是电影专业,而且毕业后这几年一直坚持在这个圈子里。虽然很穷,但是也算是很快乐。不过来旅游前刚刚把工作辞了,家里人也反对他继续电影的事业。他也有点迷茫,甚至有过去大陆发展的考虑。不过这个想法很快也被否决了,此次来新加坡也算是安静的想想未来的事情。
Luo是一个很谨慎的人,他比较小心的表述大陆和台湾关系的问题。我估计是他很在乎别人的感受。当然在电影的问题上就唱所预言,可能也没有很多人愿意听他长篇大论,尤其是最近几年大陆的电影他道是非常有心得。对于让子弹飞,这个电影,他觉得也是影射现实,能够被审批通过不容易。在姜文、周润发和葛优三个人的飙戏上,他的看法也很独特。他觉得一个演员去演一个自己不擅长的角色是一种挑战,而能把这个角色演好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因为这里需要挑战自己的风格也要挑战自己在观众中的印象。从这个角度来看,周润发演的难度最大,这个角色是反面的,和他以前所塑造的差距是比较大的。而葛优玩世不恭的调侃、阴柔的一面以及小人物的心态似乎也是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姜文就更不用说了,如以往的硬角色。
我当然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我倒是首选认同他对于演员挑战自己角色是一个好演员的观点。我觉得现在的电影,更淡化历史和文化的东西,而强调人的心理世界,即人是怎么来的,以及人将往哪里去的问题。这些提法,估计能够理解的会很少,不过陈是理解的,他觉得这种对趋势的判断是有这个特点的。比如新邦德,没有以前的邦德帅。但是,007的主要观众是男人,所以帅不是关键,而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有点厌倦了名车美女和那种优雅的遇事不慌不忙的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方式。现在人更喜欢邦德解决问题并不那么容易,艰难点反而更好。这些和007所代表的英国绅士文化就越来越远了。
Luo说,这些都是美国人根据数据得出的结论,美国人已经建立了一个非常庞大的数据库,一个影片会有多少票房甚至该如何宣传都可以提前算出来。好莱坞大多数电影也是不卖座的,所以他们会把数据库中表现最好的进行大规模的宣传。整个电影行业可以用工业来形容。很厉害。而在亚洲,除了韩国人是这样在做,其它国家都做的不够好。韩国人完全学习好莱坞的做法,也已经基本形成了电影工业体系。有说回台湾的情况,他觉得台湾差的很远,行业穷也就没有人才进来,而没有各个专长的人才也就无法形成更好的市场规模。恶性循环之后,也就更没有办法。现在台湾电影已经很难有自己的电影明星了。而台湾电影要拍一些特技的时候也得请香港的电影人或者韩国的电影团队来做。又说起香港电影,他觉得香港电影的底子非常好,即使现在香港电影可以说各个环节都不缺人同时也不缺钱。他觉得是香港电影定位的问题。香港电影要兼顾大陆的庞大市场,不得不按照大陆市场的要求来拍。这样港人就会觉得不认同,觉得不是香港电影。而不管香港电影人怎么改,大陆人也觉得这是港片。香港电影两头都不讨好。面对美国和韩国的竞争,既没有保住香港和东南亚市场,也没有拿下大陆市场。
当然周星驰例外了,周的电影在台湾和大陆都买的非常好。这里我们有谈到了团队合作的问题。周星驰是一个合作起来很头疼的人,他有太强的控制欲望。很多他的兄弟都无法进行合作。他觉得这样是悲哀的。而我觉得周的最大优势在于此,对电影本质的把握。我的观点是把事情做成是关键,事情做好,做成,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团队中有几个人有点情绪是很正常的。领导的关键是对于既定战略的把握和贯彻,而不在于对团队内在关系的把握。而陈的意见相反,他觉得下面的意见很重要,一个中层的关键就是要不断维护下面人的关系,甚至要不断的吃饭喝酒来解决问题,他觉得下面人都是有想法的,不过不能去兼顾他们的想法是不能留的住人的,台湾的电影行业本身薪水就不高,很多人都是为了理想或者信念来坚持的,所以在团队中是否能够沟通顺畅而且快乐是很重要的。这也是他选择公司的关键。
虽然不能认同他对于问题关键点的看法。但是基本也认同他所面对的问题。同时觉得自己也确实在这个问题上的思考也是缺乏的。和 Luo了解可以扩大视野也可以像镜子一样了解自己的做事上的不足和优点。
我留了他的Email算是在新加坡交到的第二个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