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声音

最近关于经济学者茅于轼的争论很多。并不是很关心。但是在博友的博客中看到了比较客观的评论,有查查茅老先生的博客和言论。有了一点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记录下来。

首先是介绍一下茅老先生,1929年生,现在已经78岁高龄了。如果你仔细的看看他写的东西,你会发现,老头子思路很清晰,问题指出的都很尖锐,无所畏惧,一直固守着学者的思维方式来看待问题,很固执。早餐没有油条,西红柿鸡蛋涨价,以及无法触及的房价都和我们现在面对的宏观经济出现的问题有关。政府也在想办法,但是往往是按住这一头,那一头又冒出来。老先生通过经济学清晰的分析,我觉得即使最后并不是最适合中国改革的方向,但是至少是一个作为经济学者的声音。

经济学,粗粗翻过微观经济学,听说还有宏观经济学等等。我只是感觉到,这是一种对社会规律的思考方式。也是粗粗的翻过弗德里曼的《生活经济学》,感觉就好象从世界的另一端看世界。一开始不是很好理解,似乎到现在也最多是半知半解的状态。一本薄薄的书都一年了还不曾读完。因为,需要动脑子才能理解。不过读老先生的博客,就觉得亲近了好多。对有些不是很好理解的观点,慢慢的去理解。很高兴找到老先生的博客,我想这是一个很大的收获。

另一个层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我想,七十岁以上,会是什么样的境界?随心所欲,无论如何也不会有什么非分之想,更不要说有什么超越法度和越轨的行动了。

照这样讲,老先生算是够得上这个境界了吧。要多多读读他的文章才好。关于“天则”是不是在阐述世间的规律的意思呢?

茅老先生简介:

茅于轼,1929年1月14日出生于南京,父亲茅以新是铁路机械工程师,伯父茅以升是桥梁专家。抗战时期转辗于大后方柳州、桂林、重庆。1946年毕业于重庆南开中学,同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1950年从机械系毕业,分配在齐齐哈尔铁路局,任火车司机、技术员、工程师。1955年调北京铁道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事机车车辆性能研究。1958年被打成右派,文革时被赶往大同机车厂劳动。1975年开始从事微观经济学研究,1979年提出择优分配原理。1985年出版《择优分配原理–经济学和它的数理基础》,此书于1998年在商务印书馆出第二版。1985年调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任副研究员、研究员。1986年赴美国在哈佛大学任注册访问学者。1987年回国,以后7年内担任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网顾问,每年去非洲2次。1990年应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经济系招聘任高级讲师,讲授研究生班的微观经济学。1993年从中国社科院退休,与其他四位经济学家共同创办天则经济研究所。现为该所法人代表。

发表回复